鶯歌養出3速球男 王傳家不支持選秀有原因 - 棒球新聞

By Hardy
at 2021-08-11T16:54
at 2021-08-11T16:54
Table of Contents
記者楊舒帆/新北報導
今年中職選秀鶯歌工商首位應屆畢業生賴知頎獲得樂天桃猿青睞,其實同屆陳冠豪、
鄧佳安球速也達145公里以上,正在代表新北聯隊出征玉山盃青棒賽,總教練王傳家點
出近年來培養速球男關鍵,以及不建議高中生直接挑戰職棒的原因。
鶯歌工商火球男代表是目前旅美紅襪的劉致榮,他在青棒時期就擁有145公里以上的速
球能力,大學球速大幅度增長。今年速球接班人則有3人,賴知頎高三黑豹旗時,球速
就達148公里,鄧佳安也在木棒聯賽繳出同樣球速,「小阿甘」陳冠豪則在2021玉山盃
破生涯最速147公里。3人良性競爭之下一起進步,此外,另一位投手林旺熙球速也達
140公里以上,他的身體較早成熟,高三也慢慢有進步。
鶯歌工商總教練王傳家表示,「佳安和冠豪在高二以前大概是135公里至137公里,高
二升高三的暑假,是高中球員變化最大的時期,無論生理和心理都是,他們球速都進
步7至8公里。」主要是訓練按部就班,讓身體質量慢慢增強,王傳家透露,「球員要
靠一定週期才會成長,按照菜單訓練而且休息很重要,我們學校比較重視培育,成績
其次,檢視成長更重要,牛棚不會到80顆球,60顆左右,再靠其他訓練加強,所以消
耗不大,身體素質也會提高。」
雖然近年來高中選秀是趨勢,但鶯歌工商直到今年才有應屆畢業生選秀,王傳家點出
原因,「我們這邊的球員身體成熟度比較慢,因為職棒一軍和二軍強度強,如果身體
強度不夠,容易受傷,受傷之後發展空間就壓縮,不如先唸大學讓身體『等大人』開
始變壯,再加上課堂學習融入訓練,例如營養學、心理學、解剖學等,再考慮職棒才
是正確步驟。」在賴知頎選秀前,王傳家也曾跟他及他的家人分析討論過,但最後仍
尊重球員決定,選秀後也再三叮嚀他進職棒後要更注意身體。
https://sports.ettoday.net/news/2053343
--
今年中職選秀鶯歌工商首位應屆畢業生賴知頎獲得樂天桃猿青睞,其實同屆陳冠豪、
鄧佳安球速也達145公里以上,正在代表新北聯隊出征玉山盃青棒賽,總教練王傳家點
出近年來培養速球男關鍵,以及不建議高中生直接挑戰職棒的原因。
鶯歌工商火球男代表是目前旅美紅襪的劉致榮,他在青棒時期就擁有145公里以上的速
球能力,大學球速大幅度增長。今年速球接班人則有3人,賴知頎高三黑豹旗時,球速
就達148公里,鄧佳安也在木棒聯賽繳出同樣球速,「小阿甘」陳冠豪則在2021玉山盃
破生涯最速147公里。3人良性競爭之下一起進步,此外,另一位投手林旺熙球速也達
140公里以上,他的身體較早成熟,高三也慢慢有進步。
鶯歌工商總教練王傳家表示,「佳安和冠豪在高二以前大概是135公里至137公里,高
二升高三的暑假,是高中球員變化最大的時期,無論生理和心理都是,他們球速都進
步7至8公里。」主要是訓練按部就班,讓身體質量慢慢增強,王傳家透露,「球員要
靠一定週期才會成長,按照菜單訓練而且休息很重要,我們學校比較重視培育,成績
其次,檢視成長更重要,牛棚不會到80顆球,60顆左右,再靠其他訓練加強,所以消
耗不大,身體素質也會提高。」
雖然近年來高中選秀是趨勢,但鶯歌工商直到今年才有應屆畢業生選秀,王傳家點出
原因,「我們這邊的球員身體成熟度比較慢,因為職棒一軍和二軍強度強,如果身體
強度不夠,容易受傷,受傷之後發展空間就壓縮,不如先唸大學讓身體『等大人』開
始變壯,再加上課堂學習融入訓練,例如營養學、心理學、解剖學等,再考慮職棒才
是正確步驟。」在賴知頎選秀前,王傳家也曾跟他及他的家人分析討論過,但最後仍
尊重球員決定,選秀後也再三叮嚀他進職棒後要更注意身體。
https://sports.ettoday.net/news/2053343
--
Tags:
新聞
All Comments
Related Posts
大田市為韓華鷹蓋新球場花35億元 球團擁有25年經營權

By Anonymous
at 2021-08-11T16:51
at 2021-08-11T16:51
支持業餘棒球給選手更多出路 崇越董事長籲將抵稅額用在體育發展

By Kristin
at 2021-08-11T16:50
at 2021-08-11T16:50
許賀捷猛打、林昱珉2K關門 新北連7屆晉級四強

By Hedy
at 2021-08-11T16:49
at 2021-08-11T16:49
聽成「N」開頭字眼鬧烏龍 布林森竟想要吉祥物改名

By Caitlin
at 2021-08-11T16:47
at 2021-08-11T16:47
張祖恩7局好投卻險遭翻盤 台中市險勝台南市

By Candice
at 2021-08-11T16:46
at 2021-08-11T16:46